“我们要做年轻人的第一台微单。”但遗憾的是,我的第一台微单是索尼的。
自从某个互联网公司孜孜不倦地用“年轻人的第一台XX”开发布会后,这句话就有了烂大街的嫌疑,很不幸的是,小蚁也用了这个宣传语。
9月19日下午,小米生态链企业小蚁科技在798发布了传闻已久的智能微单相机M1,有黑色和银色两种款式,变焦套装售价为2199元,双头套装售价为2999元,9月23日将在京东商城首发。
小蚁创始人兼CEO达鸿飞似乎非常钟情于将产品价格定在国际品牌同类产品售价的1/3,他在PPT上贴出来的来自佳能、索尼和奥林巴斯的产品的平均价格分别为6500元和10000元。
小蚁微单M1采用M4/3系统规格,拥有2016万像素,支持录制4K/30帧视频,提供两种可选规格的镜头:小蚁12-40mm F3.5-5.6以及小蚁42.5mm F1.8镜头,感光性能覆盖ISO100-25600范围,小蚁说这可以大大加强夜间及弱光下的拍摄能力。
小蚁微单比较互联网的地方是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一键分享到社交网络上,比如朋友圈等,它相机的屏幕搞成了类似手机的全触摸屏,相当于将传统的微单和手机的特性结合在了一起。为了降低拍摄门槛,让入门级用户也可能拍出好的照片,小蚁微单M1还提供“大师随性”模式,它可以给出构图中的参考等,据说这个功能是小米的一位爱摄影的员工想出来的。
外观很徕卡
小蚁微单M1的外观非常有意思,当它出现在PPT上的时候,我对旁边的媒体同行说:“这也太像徕卡Q了!”这种观点得到了多位媒体同行的认同。
达鸿飞在接受虎嗅采访时回应道:“欧洲(相机)品牌的风格是简约的设计,跟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跟日系的有明显不一样。”但他也表示,其实仔细看,M1还是跟欧洲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小蚁M1采用的是全金属机身,操控手柄也不一样,并且是3吋全触摸屏的,等等。
但不管怎样,仅就外观来说,小蚁微单M1的外观的确非常招人喜欢。
拍摄样张引发质疑
整场发布会最高潮的部分在于PPT晒出小蚁微单M1的拍摄样张的时候,有意思的是,小蚁没有跟日本或欧洲品牌的同类微单比较,而是跟刚刚发布的iPhone 7 Plus的拍摄样张进行比较,优势明显。
在PPT上,小蚁的42.5mm F1.8镜头声称能等效于135全画幅85mm人像和类似90mm微距头的结合,并毫无悬念的在跟佳能和奥林巴斯的同类人像镜头MTF曲线中明显胜出。
这种胜利同样发生在12-40mm F3.5-5.6镜头的长焦MTF曲线对比中。真正做到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小蚁展示的M1拍摄样张来自微博名为“网际飞侠”的摄影师,他提前1个多月拿到了小蚁M1,但图片在发布会结束后却在网络上引发了质疑。有网友质疑小蚁的样片exif 乱标,并涉嫌盗图。
微博网友“相机入魔”发微博称:“小蚁或涉盗图宣传?一方面是@小蚁运动相机 官网将水面,夜景样张参数都标为1/100秒,另一方面入魔君却发现@网际飞侠 老师在早些时候分别上传了参加@nubia智能手机 和@索尼中国 拍摄活动时的作品。入魔君也正在尝试联系求证,请关注进一步报道。”
随后本次样张的贡献者“网际飞侠”在微博上进行了回应,并附上了三张争议较大的图片的exif信息,这场争议才算告一段落。
小蚁的工作人员也在一个媒体群里表示:“请大家后续报道的时候帮忙解释下,片子绝对没问题,但小编抄参数出了点低级错误。”
但据说在一个摄影群,质疑的声音仍然不断,一种观点认为:“前期用什么器材和后期如何合成不可能被同时观测到。”言外之意很明显。
上面两张为引发质疑的图片
一款产品一经发布就引发质疑,对小蚁微单M1来说是幸,也是不幸。有人质疑说明有人关注,这是幸;发布会余温犹在就遭遇质疑,对一个初创公司和一款新品来说也是不幸的,毕竟可能影响到普通消费者的选择。
现场匆匆体验
因为现场供体验的样机就几款,而体验的人很多,我就摸了一下,拍了两张,有几点感受:
1. 对焦比较慢。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记者李毅刚也提前十几天拿到了这款产品,他也表示,小蚁M1的对焦比较慢;
2. 开关机键的设计有问题,开关较吃力;
3. 相机的屏幕是固定的,并能像索尼微单那样掀起来,对于索尼脑残粉来说不能忍。当我提出这一点时,达鸿飞解释道,这跟研发时间和生产周期等因素有关,“如果有一个更长的周期的话, 我们可能会考虑更多的这些机械结构上的。 当然还有产品发布周期的, 因为这个周期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了,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如果拖得非常非常久也不行。”
比微单更吸引人的是三旋翼无人机
除了发布微单外,小蚁在在“Two more things”环节发布了一款售价799元的小蚁智能后视镜和一款未公布价格的三旋翼无人机,但达鸿飞对虎嗅说:“绝对不会像2000多块钱那么便宜。”
我们知道,小米前不久也发布了一款生态链企业产品——小米无人机,售价分为2499元和2999元。
必须单独说说这款无人机,因为小蚁虽然没有公布它具体的参数,但 这款三旋翼无人机跟目前占据这一市场80%份额的大疆精灵无人机的“四旋翼”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达鸿飞非常坦诚地告诉我:“为什么做三旋翼,我们就是为了追求(跟大疆无人机的)不同。”
另外,小蚁无人机采用100%碳纤维机身,最高时速能达到120公里/小时,能在空中飞行40分钟,除了可搭载小蚁4K运动相机外,还能挂微单相机。据悉,小蚁将为它单独开一场发布会。
抛开这场发布会
如果联想到前不久同样是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华米科技发布了自有品牌的华米运动手表,加上小蚁也在大力建设自有品牌、用自有品牌推出更高端的产品……种种迹象表明,小米对产品链企业的影响力或者说控制力在下降。
或者给我的感觉是,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受不了小米这种纯粹为了走量而不注重利润率的定价策略。小米手环、小米体重秤、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插座……无一不是曝光、无一不是超低价。
对小米生态链企业而言,这种成功的确可以帮助外界快速认识到小米品牌背书后面的它们,但这对它们自己的品牌而言没有任何建设性,至少不会提升品牌价值。
达鸿飞告诉虎嗅:“如果一个产品叫小米XX的话,它可能一下卖断货了,量上有很大的起伏,首批用户抢了一波先后,量就下来了。叫小蚁摄像头呢,接近两年的时间,我们到今天这个产品还有很大的量,是靠产品本身。所以归根结底,你认为是产品打造品牌呢?还是对小蚁公司来说用小米的品牌可以迅速成长?我们恰恰从一开始走了这条路,就是用小蚁品牌一直爬升,爬升到今天,我们做了小蚁微单相机,某种意义上已经顺理成章了。”
这或许是小蚁的聪明之处,也或许是大多数小米生态链企业的聪明之处。达鸿飞还透露,截至去年8月,小蚁经过3轮融资总共融了9000多万美元,去年的估值为9亿多美元,接近独角兽级别,目前小蚁已经实现盈利,目前没有进一步融资的打算。
一款小蚁微单,让原本波澜不惊的微单市场有了点儿波澜。一个传统意义上被日本品牌和欧洲品牌长期霸占着的市场,终于有一个中国品牌进来虎口夺食,勇气可嘉。
但,最终仍要用拍照实力说话,最终仍要消费者用脚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