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情都知道,尽在虎嗅晚报。大家好,我是乌鸦骑警。
今天的头条当然是小米下午的发布会。原本主角应该是 MIUI 9 的发布会,雷军却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介绍小米 5X。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虎嗅文章:找来吴亦凡的小米,分分钟都在对标OPPO和vivo为您详解下午发布会的诸多玄机。
小米发新品固然是大事,但纵观全天要闻,最吸睛的话题还是伊隆·马斯克的“AI威胁论”所引发的探讨。其实说是“探讨”,倒不如说是辩论:诸位大佬不由分说划分两派直接开战;有措辞激烈的,有循循善诱的,有各种不屑的,也有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分分钟就要开篇博士论文的……以下是大佬言论集锦:
马斯克:AI将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
扎克伯格:马斯克不负责任,他根本没理解什么是AI。
马斯克:我跟小扎聊过了,他不太理解AI。
(所以你俩到底理解的是啥?)
Twitter公司前CEO迪克·科斯特洛:我认同马斯克,AI很难控制。
李开复:坦白讲,我不太认同伊隆·马斯克“AI灭绝人类”的观点,对于当前AI的发展看法,我有5个方面的具体观点:………………
至于省略号的内容,都在这篇 李开复驳马斯克“AI末日论”,过度宣扬威胁会让大众忽视机遇 里,文章讲的很全面,相信您一定会喜欢。
虽然吵得火热,不过骑警我还是觉得,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其实讨论的并不是一回事。两个人一个关注的是当下,一个关注的未来。在当下,这个AI赢个棋都能让人惊呼不已的时代,谈机器人奴役人类确实为时尚早。机器人的威胁不在于它是否比人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在于他是否会具有人性化的独立思维和情感体验。换句话说,我们不担心机器人具有超人的膂力和海量的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在意的是他是否会萌生“私欲”,而这正是马斯克所担心的。
当然,以现在的技术看来,马斯克的担忧确实科幻了些,但乌鸦老师还是觉得,小扎有点太亢奋了。其实马斯克的言论并不会影响人们研究AI的信心,尤其是当马斯克自己都在全力投入AI的时候。
马斯克的“警告”可能只是给“终结者”式的老故事加点新梗,但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警告”就是切肤之痛般的郁闷了。在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季度财报文件中,Alphabet直言,“欧盟很可能还会继续罚我们”。
“考虑到欧盟的罚款已经让我们第二季度利润大幅下滑,接下来的罚款会带来什么……难以想象。”
沮丧的Alphabet甚至已经开始计算欧盟下一刀砍下来的时间了:
“如果欧盟委员会竞争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aret Vestager)继续奉行铁腕政策,那么下一张罚单将会在2018年开出。”
来来来,咱们再来认识下让谷歌母公司头痛不已的这位欧盟官员:
果然是气质不凡,爽朗的微笑中是收不住的霸气与自信!谷歌栽在她面前,一点不冤。
谷歌心情烦闷,苹果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法院刚刚作出判决,苹果需要向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赔偿5.06亿美金,原因是苹果的A7、A8和A8X芯片的处理技术侵犯了Alumni持有的专利。当然了,5亿多美元在苹果这里也不过是个塞牙缝的小数目,不过对于一家一向鼓吹创新创意的知名企业来说,专利侵权也绝对称不上是什么光彩的事。
国外的AG巨头(Apple和Google)各有各的烦心事,国内的AT两强却在南亚次大陆高歌猛进。上午阿里巴巴准备投资印度“一号店”Bigbasket的计划刚刚传出,下午腾讯投资印度教育服务公司BYJU的消息就已充斥了各大媒体的版面。AT两强现在的竞争态势大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前些年在国内争锋的架势:不管这地段咋样,只要你来了,那我就必须出现在你的街对面!
向印度扩张是互联网巨头的“宏图霸业”,但进军火星则是整个人类的“狂野梦想”。而就在今天,人类距离实现这个梦想又进了一小步。国外方面,美国宇航局(NASA)已对RS-25火箭引擎进行了新一轮的发射测试,而这个引擎就是NASA派往火星的那艘火箭的主引擎。您要问啥时候登火星?
答案是2035年。
好吧,2035年可能是有些久,但若你真想体验火星的世界,在咱国内就可以!今天,我国敲定了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地点就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大柴旦红崖地区。据说这里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以及气候条件都与火星表面极其相似。而更大的好消息是,这里不仅是科研试验地,未来更会成为一个火星文旅创意体验基地。所以,想感受火星的科幻迷们不用那么久了,直接来海西州大沙漠就可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虎嗅晚报。是的,这又是争辩、沮丧、兴奋、新奇,诸多因素交织而成的一天。五味杂陈的星期三,您过得好吗?
晚安诸君,明晚再会!
更多及时精彩内容尽在虎嗅APP的24小时~欢迎大家扫描下图二维码或戳我下载/升级最新版虎嗅APP,咱们「24小时」见!
本文由 乌鸦骑警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