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都说贾跃亭靠PPT造车,那PPT里都说了啥?

雷锋空岛 2018-01-04 15:06:06


虎嗅注:1月3日,腾讯《深网》发布了一篇题为《揭秘FF内部评估报告:贾跃亭曾计划FF91卖12万美元一辆》的报道,文中称一份泄露的“内部评估报告”PPT,揭示了此前不为外界所知的诸多重要信息,包括代号为“DF91”的项目,车辆的计划零售价、平均税前利润、量产时间表等。


关于这份所谓的“内部评估报告”,业界是怎么看的?我们又能从其中了解到贾跃亭造车的哪些情况?本文转自知乎专栏“JENWAYZ真的不懂车”,微信公众号:JENWAYZ,作者:sunflowerzzz。


腾讯《深网》在发文之前,好歹问问业内,这都写了项目概述(Executive Summary),代号为“DF91”的项目都底儿漏了,这哪里是内部评估报告啊?


这其实是整车研发项目的节点报告概述,一般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组的核心人员才有权限获取或编辑,这次的泄密等级有点吓人。


根据这份“项目概述”,先来划几个重点:


  • 泄密级别很高;

  • 项目现状停滞,原因是拖欠供应商款项;

  • 项目如重启12月后可投产VP;

  • 车是真做了,而且做的七七八八了,重启后四个月就能Final Engineering Sign Off;

  • 投资数字有可能估低了;

  • 据描述,财务状况恶化严重;

  • 目前项目销量未根据项目时间推后更新;

  • 存在缺乏供应商支持、重新开模成本增加等潜在隐患。


现在来仔细看看这份项目概述。



Recommendations and Agreement Summary


这份“项目概述”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Review Program status to Plan & Help Needed,意思是“审阅项目现状以计划与所需帮助”,直译过来语法似乎不对,但是大致能理解意思。



Program Timing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项目时间”。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Re-Start Supplier / Engineering Support,意思是“重启供应商与工程研发支持”。换句话说,代号为“DF91”的项目确实停滞了,供应商与工程研发都停了。


时间点是TBD (Jan?),看来就连写这份项目概述的人,都不知道项目在一月份(Jan)是否能重启。这里插播一下《证券日报》之前的独家报道,文中说FF在12月13日拿到10亿美元融资。这10亿美元融资,扣除之前另外几家媒体所称的“一笔超过4亿美元、利息率为12%的可转债”与“大约1亿美元的未付账款”,FF账上剩下的钱肯定够这个地球上的大部分汽车公司研发新的电动车平台,而且至少能撑一年以上。


而项目概述中说仍然不知1月份项目是否能重启,意味着这份项目概述制作的时间点很关键,能证明FF是否真的拿到了这么多融资。


第二个时间节点被设定为FESO-Final Engineering Sign Off,关于这个时间节点的说法,不同车厂好像有不同的意思,鄙人公司不是这么叫的。一般情况下,将其理解为“开始准备验证测试、试生产”。


时间点是Re-Start + 4 Months,意思是代号为“DF91”的项目重启4个月后就可以FESO。以这个进度,如果不是牺牲客观规律,那么这个项目的进度应该为60%~80%,不过各家公司的标准不同,拿不准。


第三个时间节点被设定为Gamma Build - Design Validation/compliance,很不幸各家厂商也有不同叫法。问了下通用那边,他们好像是这么叫的。根据文字描述,基本可以算作设计验证车,不过这目的又和后面的VP节点有点重了。


时间点是Re-Start + 7.5 Months,该公司从设计冻结到样车试制的时间段看起来是比较保守的,没有大跃进。


第四个时间节点被设定为VP Build (product ready for first build in plant)。根据文字描述,该公司将VP节点与工厂试生产节点直接关联了,跳过了VP验证与生产线调试。从时间节点可以看出,“DF91”项目的量产产线与VP样车是一条线,这与特斯拉之前Model 3的小批量交付概念应该是接近的,小批量交付与验证、调试同时跑,样车也卖了,验证、调试流程就利用“云测试”。


时间点是Re-Start + 12 Months,这个时间长度看起来也不算激进,量产产线与VP直接共线没有节约时间。如果对比特斯拉Model 3爬坡的六个月,又和传统车企的时间点没多大差别了。



Program Purpose


意思就是项目目的、阐述产品定位,里面是这样描述的:


All new DF91 program is targeted at the luxury EV segment and will provide unparalleled refinement, performance and connectivity.


大致意思就是说,代号为“DF91”的项目,主要定位于豪华电动车,提供无法比拟的品质、性能和连接体验。听着倒是与贾总的梦想很符合,很窒息。


我们来看看去年1月3日在拉斯维加斯展出的FF91。与FF闹得很不愉快的Stefan Krause已经离职了,而新加入的Richard Kim,是前宝马i3与i8的设计师,他操刀了FF91整体设计。总体来看,FF91非常符合电动车对空间利用的要求,科幻前沿又富有质感的设计,介于MPV与SUV之间的体型却不显臃肿。就连Lidar激光雷达也很有美感地集成在了车体上,这是激光雷达第一次被装在量产车上。


动力方面的表现,去年的发布会也用另一台动态样车展示了,1050马力的电机,0mph~60mph只需2.39秒。对于这样的体型,达到当时业界领先地位是不成问题,与特斯拉惯常使用的性能车创纪录手法一脉相承。充满电跑700公里,当时的PPT显示功率数据是100kWh,如果是NEDC,那这个效率并没有很吓人。当时还有报道写EPA可达到378英里,这个数据还挺棒的。


一整年前的拉斯维加斯有这么一台样车


故人已不在


激光雷达居然能那么美,确实第一次见


当时的另一台样车


这台动态样车,内饰确实是样车状态


动态样车的内饰


接下来说说“DF91”这个项目代号。项目概述中是这么描述的:


The DF91 will be the flagship CUV for FF and will define the brand. It will be sold in the US to start, China to follow quickly and will eventually be sold in the European market.


这句话的关键是,代号为“DF91”的项目将成为FF的旗舰,将定义FF的品牌。目标市场以北美为先,中国紧随其后,最终才是欧洲。


项目代号中,还包括以下内容:


The high level objectives of the vehicle line are to:

  • Introduce / define the FF brand (品牌)

  • Launch industry leading battery & propulsion technology (电池与推进技术)

  • Showcase industry leading vehicle autonomy(自动驾驶)

  • Introduce the LeEco ecosystem paired with a fully connected vehicle.


除了品牌、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方面的描述外,看来直到现在这个节点,贾总还将“DF91”项目作为乐视生态(LeEco)的首要项目。



Key Financial Data


很容易理解,这部分是“关键财务数据”,应该算是整份“项目概述”的重中之重。描述如下:


Margin:

Average vehicle MSRP = $122,549

Average vehicle material cost status is ($96,583); ($15,069) worse than objective.

Average vehicle contribution cost status is ($19,500); 2,007 better than objective.

Average vehicle contribution margin - $339; ($16,404) worse than objective.

Average vehicle per vehicle PBT - ($9,445); ($24,132) worse than objective.


单车平均MSRP为12.2万美元,这价格什么概念呢?


这个均值基本是特斯拉Model X的价格往上加多2万美元的水平,100D的起价是9.85万美元,P100D的起价是13.55万美元;这个平均MSRP比北美全尺寸豪华SUV,也就是凯雷德、领航员、奔驰GLS这个级别的车型平均成交价高出了近4万美元。好了,你们自由发挥吧。


对了,一般的“项目概述”不说Avg. MSRP,而是说Avg. Revenue,因为经过优惠等因素的计入,平均单车盈利要比平均官方指导价低不少,这个数字放这里作用很明显——为了好看。


单车物料成本现状9.6万美元、目标值是8.1万美元。


单车边际贡献仅为339美元,之所以那么低主要怪罪于物料成本坏掉的那15000美元;采用奔驰公布出来的一项估计,部分电动车型在初期利润率将只有当前内燃机汽车的一半,这个数据我猜测是接近10%。如果考虑奔驰不在早期电动车上安装高成本的Lidar激光雷达,这个单车边际贡献水平也算情有可原。


单车平均PBT为(9445美元),打了括号是负的意思,PBT是税前利润的意思。我们记住这个数,接着看投资情况,文末再合计。


Investment

ED&T & Prototype Status: ($354.3M), ($98.5 already paid)

Vendor Tooling Status: ($328.0M), ($13.1M already paid)

Incremental Risk: ($133.8M).


看完投资情况,就一句话:贾总,你这现金缺口不是一般的大啊......


ED&T工程研发测试费用,Prototype样车试制费用,现在大概是3.54亿美元,已付9850万美元;供应商模具费用,现在大概是3.28亿美元,已付1300万美元。


先来算个先进缺口,的工程研发费用缺口大概是2.56亿美元,供应商未缴款缺口大概是3.15亿美元。


好的,新增风险还有1.34亿美元,目前最坏的情况是存在7.04亿美元的现金缺口,以今天的汇率而论,总投资缺口还有大概45.8亿元人民币。


哦对了,这里只有ED&T与样车成本,还有VT,大哥VO、Launch归在哪里呢?


这点钱加一起,一个从头做起的新BEV,三电技术全都自己来,还要加上Level 4的自动驾驶,这个项目总投资才8.2亿美元,我怎么觉得有点少呢?


Volume assumptions (changed due to product / manufacturing timing)

Current: 2018 - 6,000, 2019 - 30,000, 2020 - 50,000, 2021 - 50, 000


来看看产量方面的槽点。


按照前面一月的重启时间点来走的话,Re-Start at Jan、Re-Start + 12 Months也是在2019年一月第一台车才会正式出现在产线上,2018年销量6000辆,难道是Gamma Build之后的各种Build吗?这是第一个槽点。


与@侯社长一合计,这大概是按照去年既定计划走的量,贾总租的工厂好像才刚刚打扫干净,设备采购上线一年内出车,好像不太符合自然规律。


后两年的满负荷,销量达到5万,应该是美中欧三个市场的总量了,就算与特斯拉覆盖市场相近吧。今年前三季度Model S加上Model X的交付量为7.3万辆,保守估计今年全年10万辆。两款便宜几万美元的车加起来全年10万辆,大概过几年电动车市场会更成熟?我觉得这也是一大槽点。



Program Summary


“项目小结”,这种一般就是开始诉苦了。


The DF91 program is on hold due to payment issues to suppliers. Final timing through SOP is unable to be determined due to this issue. Relative timing is available and noted.


本句意思主要是说项目进度为什么延误,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之类的......


项目进度目前停滞,由于供应商款项不到位。最终投产时间将由供应商款项决定。相关时间进度可查并已在报告中呈现。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ncerns with incremental investment risk in ED&T, Vendor Tooling and Prototype categories due to uncertainty in:

  • Re-engaging suppliers and potential renegotiations regarding terms

  • Increased need of prototype tolling that was not in the initial plan

  • Increased gamma prototype costs as evidenced by beta build

  • Increased tool modification costs driven by early tool KO


读完本段,如果你是项目主管工程师或是其他管理层,应该会做出重新评估项目投资现状的要求。


这部分描述主要反映出,投资情况在先前列出的三大类目中可能会增加风险:


  • 供应商重新进入与潜在的重新谈判

  • 增加的样车模具成本

  • 增加的Gamma Build成本(Beta Build已证实)

  • 增加的模具更改成本(由于提前开始模具开模)


前几条都容易懂,最后一条则是初创造车公司缩短研发周期、尝试软模硬模一起来、CAE模拟测试后直接开模上产线的通病。


Significant Issues


“项目概述”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重大问题”,居然项目小结还没把重大问题说完......


具体描述有三点,如下:


1. Lack of support by majority of suppliers due to late / non-payment of invoiced work and challenges re-engaging them to continue program

2. Significantly degraded financials - Avg. vehicle PBT at $(9,445)

3. Other, specific technical issues noted in the significant issues summary slide


第一点,依然是供应商问题,由于先前欠款,缺乏大部分供应商的支持,项目无法继续。


第二点,恶化严重的项目财务,平均单车PBT近负1万美元,按照上面预估的销量水平(未根据项目时间变化重新估计),2018年至2021年,13.6万量,该项目总税前盈利(12.8亿美元),括号内是负的意思。


以今天的汇率计算,83.2亿人民币,负的。再计入总投资(8.2亿美元),合计一下达21亿美元,负的。当然,一般不是这么算的,这里只是加一下、示意一下。以今天的汇率计算,136.6亿元人民币,自然是负的啦。


第三点请忽略。第二句还有一个重点,Avg.缩写下有Windows系统自动纠错的红色下划线,这是在PPT编辑模式下的偷拍,不是打印件,不是PDF。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JENWAYZ真的不懂车©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8394.html
阅读(75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