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拼多多开盘涨幅超40%,黄峥详解高速成长的秘密

雷锋空岛 2018-07-27 16:15:05


7月26日晚,拼多多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9美元。拼多多开盘涨幅超过了40%,截至周四收盘,拼多多的股价为26.7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0.53%,按收盘价计算,拼多多市值达到295.78亿美元。

 

此前,拼多多提交的招股书显示,拼多多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2个月中的年活跃用户达到2.95亿,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年活跃用户为2.45亿,这意味着拼多多单季用户增长5000万。

拼多多单季成交金额662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成交金额为1412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家成立仅3年的公司,拼多多达到这个规模在电商行业已经可以算得上高速成长了。要知道,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为2.925亿,到今年3月31日增长至3.018亿。这意味着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已经和京东相当。京东达到单季成交额630亿元是在2014年Q2,距离京东成立已经16年,阿里达到这个规模是在2009年,成立10年左右。

 

但是,拼多多的高速成长也伴随着质疑,外界经常把拼多多的高速增长归结为便宜和微信导流。在上市之前,拼多多CEO黄峥接受多轮媒体采访,详解拼多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回应质疑。

 

抓住用户时间碎片化的变革

 

拼多多的招股书显示,2016年收入为5.05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收入为17.44亿元人民币,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发生2.92亿元人民币和5.2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拼多多2018年Q1收入为1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倍。

 

2016年拼多多净亏损为人民币2.92亿元,在2017年亏损为人民币5.251亿元(约合8370万美元)。受大幅扩张市场需要,拼多多在2018年Q1的销售与市场支出达到12.17亿元,平台单季发生2.0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也就是说,拼多多最近三年的累计亏损(含期权支出)为13.12亿元人民币。

 

拼多多和其他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很大的不同是,其高速成长不是靠大规模砸钱。

 

在黄峥看来,快速成长个人努力的成分大一些,但还要感谢时代。在四五年前,黄峥感受到了PC向移动端的变革,落到用户行为上的变化是大家时刻在上网,但注意力又特别短,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被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占据,黄峥觉得购物也会变得碎片化。

 

拼多多在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阶段,第一个关键阶段是在微信红包普及但微信支付场景有限的背景下,拼多多开始卖水果,借助微信支付获得最开始的推动力。第二个关键阶段是相比于其他创业公司,拼多多在供应链上、在品牌上、在整个商户的迭代上花了很大功夫,比其他同类公司跑得更快。

 

黄峥表示,拼多多的发展就像是30年前的深圳,是一种热火朝天、生机勃勃、野蛮向上的感觉。

 

拼多多在成立之后一直低调发展,直到去年年底被媒体曝出日订单量超过京东,才被行业关注。如今,阿里和京东都上线了和拼多多类似的拼团模式,他们和拼多多正面对抗时,拼多多已经成长为市值300亿美元的公司,也有了和电商巨头对抗的底气。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在采访中,黄峥说自己不喜欢消费降级,但对消费升级也不太感冒。

 

他更愿意讲的消费公平,即让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能力的人都能获得自己的消费升级,有自己差异化的选择。

 

更通俗地说,拼多多是把线下的小商品市场搬到了线上。从拼多多首页来看,销售的商品包含有服饰,家电,日用,家纺,美妆,手机,海淘,充值等众多分类,但是从销量纪录来看,占据拼多多的销量主力的是以日用百货,家纺,服装,以及如手机充电线,充电插头等日用相关的电子数码产品为主。价格通常不超过100元,大多数也是不太知名的品牌。

 

黄峥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水平已经和世界一流国家一流城市相当,当然还可以再升级成用法国进口肥皂、喝依云矿泉水,但这不是拼多多想要的。在此前媒体活动中,拼多多反复提到的词是够用就行。

 

和阿里京东相比,拼多多在三四线城市的占比更高。虽然黄峥不愿意承认三四线城市用户是拼多多用户的主力,但他很明确地说,拼多多是作为最广大群众的,而不是高级白领,也不会为了迎合某些特定的人群做出改变。

 

当然,拼多多上仍然存在假冒伪劣商品,拼多多采用了更为激烈的方式打假。招股书显示,依据平台与商户间协议,当商户出现出售假货和延迟发货或者虚假发货等行为时,商户被扣除的消费者赔付金均将被以全平台可用的代金券形式全额发放给该批次消费者。

 

未来的增长空间在哪?

 

截至今年3月31日,拼多多平台上的活跃买家用户已经达到2.95亿人,今年Q1拼多多单季用户增长5000万。而我国目前网民规模为7.72亿人,其中网络消费用户5.33亿人,拼多多用户不可能持续增长下去。


黄峥说,拼多多用户目前还保持着高速增长,在用户增长之外,客单价的增长也有很大空间。

 

招股书显示,2017年拼多多成交额1412亿元,下单约43亿,客单价大约为33元。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成交额为622亿元,订单量为17亿,客单价约37元,比去年有所提高。黄峥表示,电商领域,用户端往往呈指数型增长。供应端增长较为缓慢,往往是线性增长。即使用户数量增长放缓,客单价也会因为供应端商品品质的提升逐步提高,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动力。

 

同时,拼多多主要收入来源广告和佣金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4月份上线广告系统之后,新的营收模式带来了滚雪球效应,推动拼多多平台收入实现呈几何数增长。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3个月内,拼多多实现营收3700万人民币,2018年同期则增至13.85亿元人民币,增长37倍。

 

黄峥说,广告收入增加之后,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钱用好,去寻找更多对公司内生价值有帮助的东西。

阅读(270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