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在旧金山揭晓。
一共7个奖项颁给了(4个生命科学奖,2个基础物理奖,1个数学奖)婴儿死亡主要遗传因素治疗、超分辨率成像、一种新型电子材料以及其他重大突破。其中,来自哈佛大学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华裔科学家庄小威获得生物领域的大奖。
庄小威的贡献在于,她发明出了一种超分辨率成像技术——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RM),突破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进而能够发现细胞中的隐藏结构,这些细胞大小仅为人类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例如:大脑神经元内部周期性膜骨架。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光学物理学家、显微镜专家Allard Mosk评价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研究。庄小威的成果真正让生物显微镜的超分辨率革命开始了。”
那么,科学突破奖是一个什么样的奖?以及,庄小威是谁?
科学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被称为“科学界奥斯卡”或“豪华版的诺贝尔奖”,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它是奖金额最高的科学奖。就本届来说,奖金总额为2200万美元,庄小威的奖金就高达300万美元。
科学突破奖设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和“数学突破奖”。“科学突破奖”还面向年轻科学家评选“新视野奖”。
该奖由多位大佬于2012年共同创立: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夫人、中国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俄罗斯互联网投资家尤里·米尔纳及其夫人、DNA检测公司23andMe的创始人之一安妮·沃西基。
2016年12月4日,2017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举行。该奖项的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左)和尤里·米尔纳在台上发表演讲
庄小威是谁?
庄小威有很多头衔: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
她获得的奖项数量可以用“庞大”来形容:
2003年,庄小威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也是24个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2005年3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会从全美三百多位提名人中遴选出43位研究员(HMMI),在此后7年中向每位提供700万美元资助,庄小威位列其中。
她还获得多个科研领域的奖,如:TR Worlds Top 100 Young Innovators Award,Max Delbruck Prize in Biological Physics,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等等。
庄小威不是一般的“学霸”——
1987年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
199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是朱棣文;
2001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据江海晚报的报道,庄小威出生于1972年1月。她的父亲庄礼贤和母亲朱仁芝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父亲的研究领域是空气动力学,曾写过《流体力学》。
这里有一个关于庄小威天赋异禀的故事——在她小时候,有一次父亲提问庄小威的哥哥:
“一杯水放在桌子上,这个水杯受了多少力?”
“有水和水杯的重力,桌子还有个支持力。”
“你还能不能想出来其他的力?”
“没错啊,就这两个力,一平衡它就不动了。”
在一旁玩耍的庄小威插了一句话:“空气对水杯还有个作用力。”
“学霸”潜质从小时候显露无疑。
1987年,15岁的庄小威在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创造了“四大力学满分”的神话。这个记录一直保持至今,无人打破。
在1991年入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她选择了光学专业。1997年,庄小威博士毕业,她转到斯坦福大学,做了朱棣文教授的学生,将研究领域转向了生物领域。然而彼时,她连DNA和RNA的区别都不清楚。
为了能够快速入行,庄小威开始疯狂工作:从早10点到晚上12点,全年无休,也从来没有过周末。
2006年是庄小威的转折时刻——
她在实验室用绿光红光激发然后关闭一小部分荧光分子,实现准确定位,经过重复这一步骤,对另一小部分荧光分子定位,从而取得一系列互不重叠的成像,最后予以重构,得到远低于衍射极限、精度在20nm的成像。
STORM荧光成像技术让庄小威在圈内声名大噪,也让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记录病毒感染细胞全过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