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中美贸易战不断升温,两国以加征关税的方式相互施压。在这次大规模贸易战当中,很多企业瞬间变成了炮灰。
中兴通讯第一个躺枪,4月18日中兴通讯被禁止以任何形式从美国进口商品,没有了美国进口的芯片,中兴举步维艰。
芯片制造是中国的短板,高端刻光机被荷兰ASML垄断,拿不到最先进的刻光机就意味着国内自主研发的进度永远追赶不上国际研发进度。
也就说国内研发的产品还没来得及上市,人家可能已经迭代好几轮了。对于中兴来说,没有了高端芯片就等于没有了市场。
除了通信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共享经济领域,所有跟互联网沾边的东西想要发展都要依靠底层芯片实现,华为、小米这些使用自研芯片技术的产品就不会受到来自贸易战的干扰。
贸易战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对于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汽车品牌来说,中美贸易战也让他们苦不堪言。
今年第一季度,全系进口的美国豪华品牌林肯在华累计销量12710辆,同比增长了10%。但刚尝到甜头没多久,就被中美贸易战泼了一盆凉水。
结果4月份,林肯在华的销售量只达到了3553辆,同比下滑14%。正在经受同样折磨的还有福特、通用、特斯拉。
在贸易战开始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曾信誓旦旦地说:“美国现在只剩两家车企还没倒闭过,那就是福特和特斯拉。”贸易战打响之后,马斯克也屁颠屁颠地跑到中国建了厂。
宝沃对品牌核心技术的理解就十分透彻。目前来看,中国汽车行业的几大发展模式分别为生产模仿、产品引进、市场换技术、技术收购、全资收购,而这些在资本眼里闪闪发光的印钞机模式,在长远角度来看其实一文不值。
可替代的零部件、产品、技术都可以不去自主研发,但核心技术不行,丢掉了核心技术就是丢掉了企业的根基。
避开贸易战就万事大吉了?
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运气都不会太差,但避开了中美贸易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贸易战让国内经济一度萎靡不振,这时就需要动用企业的力量拉动内需,重新点燃人们的消费热情。对于国内车企来说,中国消费者的痛点仍然是需要去认真调研的。
那中国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呢?在一份样本量为1000人的消费者调查报告中显示:当人们被问到买车最看重什么时,大约80%的人都将安全作为首选条件。“如果没有能力人为地控制事故发生,那就让汽车自己去控制吧。”
面对中国消费者市场,车企在车辆安全上下工夫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安全是一个挺抽象的概念,主打安全牌的宝沃在本期“宝书沃野”中就将“安全”定义贯彻始终了,在宝沃看来,造成不安全的原因,除却疲劳驾驶、不系安全带等人为因素外,还有两个客观因素:轮胎状态和底盘架构尺寸。
首先是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唯一接触的部位,承载着整个车辆,也承载着驾驶员的生死。
2000年时福特探险者的Firestone轮胎(美国轮胎品牌,现被普利司通收购)被召回,为了追求行驶的平顺性,福特故意打低了气压,由此使得轮胎疲劳造成170人死亡的惨剧,最后只得将1000万条轮胎召回。
相关数据显示,90%的司机会忽视轮胎保养、33%的司机在长途旅行前不检查轮胎压力、26%的乘用车和29%的轻型卡至少存在一个充气不足的轮胎。这时胎压监测系统(TPMS)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和轮胎同样重要的还有底盘。宝沃汽车集团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底盘总监、车辆动力专家梁国基先生在分享会上说到:
“95%的单一车辆侧翻属于绊倒侧翻,5%的侧翻属于失控侧翻。”合理布局底盘架构就可以避免5%的失控侧翻,尤其是SUV车型。
(图为宝沃汽车集团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底盘总监梁国基先生)
底盘架构尺寸包括质心位置、轴距、轮距、离地间隙等决定车辆综合稳定性的因素,基本上一个好的底盘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汽车制造的前期,各项工作都要依据行业经验进行严谨分析并记录各项数据,再通过零件耐久性测试、强度测试等检测后,进而回炉整改,直到各个部件都达标了,然后用组装好的整车进行路试。之后,再根据路试所得数据进行调整。
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车辆安全并不是其研发重点,所以也就很难命中国内消费者的最大诉求。
除了底盘方面,在性能开发环节中,宝沃也引入掌握顶尖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凝聚全球智慧。同时,宝沃还分别在中、美、德三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幅缩短了人与人,以及人与设备之间改良和消化时间,这同样使得宝沃在中美贸易战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图为中央电视台等特约评论员、智库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黄日涵先生)
在本期“宝书沃野”中,智库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黄日涵先生也发表了他对于中美贸易战的看法:“此次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并不仅仅影响到美国的汽车行业,更是对在美国生产的德系品牌产品造成了相当的困扰。
有分析表示,宝马X5的价格将上涨15万元-21万元;奔驰GLS将上涨20万元-32万元。”有些消费者说没感受到太大的价格波动,那是因为大部分溢出的关税价格被车企的利润消化了。
2017中国对美整车出口只有5.3万辆,主要的出口地区已经在政策驱动下慢慢转向“一带一路”沿线。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接近28%都销往了美国,在中美贸易战的强势背景下,这28%的销量份额多半会逐渐转向内销,内销的压力多半会让国内的车企充满斗志。
全球的车企都对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垂涎欲滴,近几年中国一二线城市又进入了消费升级阶段,人们对豪华品牌的需求呈现出了一个十分饥渴的状态。
在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豪华SUV就成为了国内新中产购车的主要目标。在进口SUV疲软甚至退场的情况下,在国内生产并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豪华SUV品牌,在这次贸易战中几乎躺赢。
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产大哥奇瑞率先跨出了第一步,宝沃也紧随其后。
宝沃之所以能如此自信,首先就是宝沃具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整车生产的双资质,现在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必然趋势,很多车企还在排队申请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宝沃能快人一步拥有双资质,无疑增加了底气。
其次就是宝沃的工厂,宝沃拥有以德国工业4.0标准打造的整车与发动机智能工厂,从轿车到SUV,从小型车到大型车,一条生产线可生产8种车型,包括生产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车型。
有着这样可靠的保障,宝沃想实现质量、销量进一步提升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即便是在中美贸易战中,也有企业可以“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