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区团购的自圆其说与隐忧

雷锋空岛 2018-12-21 21:42:03


局面在8月份发生了变化。

17日,社区团购企业“你我您”宣布完成GGV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22日,食享会宣布获得险峰旗云的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31日,位于苏州的社区团购平台邻邻壹向媒体披露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
……

融资消息越来越密集地传来,有机构统计,2018年下半年,社区团购领域融资事件达23起,金额接近20亿人民币,26家机构入场。与此同时,美菜、环球捕手、京东等新零售独角兽、巨头们也在相继进入到这个赛道中来。

社区团购并不是一个新模式。早在四五年前,便有家庭主妇们依靠亲友在国外的关系,在微信中将邻里聚合起来,做些奶粉、辅食、化妆品的代购;也有精明的水果店老板将进店的用户加为好友,做一些车厘子、榴莲等高价格水果的预售。

2016年,一个位于湖南长沙的创业团队发现这一现象,尝试将这些夫妻店老板、宝妈连接起来,一方面充当他们的供货方,另一方面提供一些简单的运营培训。这是一个闷声发财的好生意,2016年,只有二十几个人的你我您,创造了1000万元的净利润。

资本的进入打破了这种闷声发财的状态。

近两三个月,你我您董事长兼CEO刘凯频繁往来于北京、深圳之间,拜访投资人、寻找合作伙伴,“融资是次要的,主要刷行业存在感,让投资机构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想到,还有一家最大的在这里。”虎嗅精选见到他时是下午2点,他刚刚结束上一场会谈。他将时间做了精确的规划,一个半小时的采访结束后,他马上奔赴另一场会面。我问他一天能睡几个小时,他哈哈哈一笑道:“抽空眯会”。

在刘凯来北京拜访投资人的同一时间,十荟团的十几个城市经理从全国各地飞到北京总部开12月的月会。这次月会格外漫长,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四个月前,有媒体问及十荟团CEO王鹏当前的首要任务时,他的回答是打磨业务模型。如今再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王鹏的答案换成扩张。月会结束后,王鹏奔赴外地,12月份他们计划新开11座城市。

默默无闻了两年的社区团购行业突然间成为风口。身在其中的人们都在拼速度,融资速度、扩张速度。他们紧张、急切,但似乎更多的是欣喜,“进来的人越多越说明这个模式受到认可,是行得通的。”有从业者如此说道。

他们对这一模式十分乐观,坚信从中会诞生百亿美金巨头企业。食享会CEO戴山辉甚至向虎嗅精选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社区团购,是继100多年前出现的传统店铺,20多年前出现的线上电商之后,第三个家庭消费的主流渠道,未来黄金10年2018年才刚刚开启。”

这一判断并非没有道理。社区团购解决了电商和零售行业三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高居不下的流量成本,难以压缩的物流成本,难以削减的库存成本。

在流量上,社区团购的拉新是基于熟人关系,成本几乎为零。在物流上,集中送到站点,由团长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降低成本。在销售上,采用预售可以做到零库存。

有人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11月底的虎嗅FM节上,有虎嗅作者向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卫东询问对于社区团购的看法,他回答是“不看好”,“无论是现在的社区团购还是之前的团购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品类渠道,这只是一种营销拉客的方式。”

零售专家陈岳峰在对2019年零售预测中提到社区团购:“社区拼团的未来,在经历了初期的火爆后,大概率是与无人零售一样,最多成为消费市场的一种极为有限的补充。”他认为社区团购模式的弊端包括且不限于难以进行二次流量变现、团长没有忠诚度、生鲜品类难以进行全国扩张。

近期虎嗅精选与主流社区团购企、投资人、零售从业者们进行深谈,从商业角度来探讨,这一模式是否成立,竞争的关键点在哪里,以及之后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全文近1万字,将分上下两篇刊登,这是上篇。

先抛出虎嗅精选的主要观点:
-社区团购大概率能跑出巨头玩家。
-早期社区团购依靠团长起量,但长期来看,团长重要性会被弱化,取胜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强弱——能否有商品议价能力、能否获得优质产品、能否提高配送效率。
-社区团购会发展成线上的连锁便利店,一方面品牌化,另一方面做全品类。
阅读(1051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