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据外媒报道,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投资创办的飞行汽车新创企业“小鹰公司”(Kitty Hawk)日前和美国波音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飞行汽车项目。除了Kitty Hawk,佩奇还投资了其他两家飞行汽车公司,分别为Zee Aero和Opener。
入局飞行汽车的可不止佩奇,中国的企业家也有落子。
腾讯在2017年9月领投了德国飞行汽车公司Lilium的B轮,同年11月吉利收购了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宝能汽车则在2018年11月与来自小国斯洛伐克的创业公司Aeromobil达成战略合作,就多功能飞行汽车项目展开合作。
只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一家独立研发飞行汽车的本土公司。
为什么各路大佬们纷纷瞧上了飞行汽车这个领域?
所谓飞行汽车,即让汽车具备短暂升空飞行的能力,或者让飞行器具备汽车在陆地上的行驶能力,也就是让交通工具可以垂直起降,且能飞又能跑,从而解决汽车面临的拥堵等问题。
当然,其用途绝不仅仅是躲开拥堵,这种新型航空器,在军事领域、物流领域、抢险救灾、旅游等方面都有应用潜力,即使在个人通勤领域,也不止避开拥堵这么简单。试想在山间形成走蜿蜒曲折的之字形路时,飞行汽车可以让人少走很多弯路。而用飞行汽车做空中出租车车队服务,也是可以想象的使用模式。
如果这样理想的产品真正开发出来推向市场,带来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试想你如果在北京二环内上班,为了保证按时出勤,至少得住在六环内。有了时速百公里以上的飞行汽车,你可以住在延庆、怀柔这样的远郊,可以住在天津以及河北的城市里,早晨驾驶飞行汽车到单位附近,再着陆后驾驶汽车穿越大街小巷去单位上班。
理想丰满,但距这一天来临,还会有多远?
来看今天的前沿技术情报所的行研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