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原标题《麻婆珍珠、铁板珍珠、珍珠寿司......日本人把珍珠奶茶都折腾成什么样了》
日本年轻人已经为珍珠奶茶深深沦陷。
甚至不再满足于珍珠“奶茶”,
而是万物皆可“珍珠”。
先来看看:
⚠️前方高能预警⚠️
珍珠奶茶拌饭
珍珠奶茶寿司
珍珠奶茶热狗
珍珠三明治
珍珠煎蛋卷
珍珠筑前煮
珍珠奶茶泡面
珍珠奶茶冷面
珍珠奶茶饺子
铁板珍珠
以及终极奥义——
麻婆珍珠!!
还有人发明了莫名其妙的“珍珠”新吃法……
珍珠奶茶耳坠:
不要以为不是食物就会被放过哦。
这些“珍珠料理”自然也引发了网民吐槽:
“日本真的是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国家。”
“日本人总是为珍珠疯狂:珍珠奶茶、珍珠披萨、珍珠拉面……珍珠港。”
“我要开始怀疑日本的美食评论了。”
“为什么没有珍珠味增汤。”
“离珍珠满汉全席不远了。”
“觉得很黑暗,却莫名心动。”
“找到同类了……我吃西瓜沾麻酱小料”
日本人在广泛试吃后也给出了排名:
1. 冷珍珠沾面;2. 铁板珍珠;3. 珍珠炸银丝卷淋炼奶;4. 珍珠松饼;5. 珍珠可乐饼;6. 珍珠热压吐司。
1. “你好,我是珍珠奶茶元年出生”
这是谷歌上日文的“珍珠奶茶”一词近年来的搜索趋势。
可以看到,日本人对珍珠奶茶的关注从去年开始升温,今年突然爆发。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爆发”是这样体现的:
就为了杯奶茶......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珍珠奶茶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
也因为这一点,珍珠奶茶在日本流行文化中迅速上位。
比如日本“网红”女孩VIENNA这个最近爆红的对比图:
在恋人面前喝珍奶的自己
在闺蜜面前喝珍奶的自己
在热潮影响下,吃播红人“大胃王”木下佑哗也开始改磕珍奶:一次喝了11杯,4.5公升......
还有直接用珍奶泡澡的……
2018年发布的日本女中学生流行语大赏中,”珍珠奶茶“与“磕奶茶(タピる)”就分别拿下了物品类和新语类的第一名。
而在今年3月涩谷女高中生预测日本新年号的排行榜中,“珍珠奶茶”排在了第11位……
(“你好,我是珍珠奶茶元年出生的!”)
“令和”年号公布后,“令和”也被奶茶党拆解,正好包含了“珍珠奶茶”的日语发音。
与此同时,他们把每年的11月9日定为“珍珠奶茶日”。
有人还发明了“珍珠奶茶”的汉字,读作“tapioka”(也就是日语中“珍珠奶茶”的读法)。
在这场空前的“珍奶症候群”中,明星们也参与其中。
比如演员真剑佑。
演员高桥健介则在网上求助过喝奶茶的正确方法。
连日本黑帮都开起了珍珠奶茶店。
在山手线沿线开了一家珍奶店的某黑帮干部很愉快地对记者说:
“做这个太轻松了。初期消耗不大,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烧一烧牛奶、红茶,再放粉圆就行了。
珍珠的成本很便宜,所以我们实行“加珍珠免费”。结果九成的客人都选择加珍珠,这相当于变相降低了茶和牛奶的成本,可谓是一石二鸟。
一杯珍珠奶茶大概卖500日元,而成本只有这个的10%。”
据他说,靠卖珍奶,自己每月能赚80万到100万日元(约合5万到6万元人民币):
“珍珠奶茶正在成为东京的大事件。”
2. 论如何正确地唆珍奶
爱到深处就成了学问。
这场珍奶热潮还在日本催生出了一大批“珍珠奶茶研究家”,东大、早大等高等学府都有自己的珍珠奶茶研究会。
聚众唆珍奶的东大庆应珍珠奶茶研究会成员
他们的日常活动是啥?
答:研究有关珍珠奶茶的一切。
据他们调查,珍珠奶茶店目前已经顺利攻占东京全部23个区,目前总数已达到300多家,竞争非常激烈……
其中战况最激烈的要属原宿站—表参道站沿线,珍珠奶茶店的数量在一年内涨了10倍。
截止今年5月底,这一带的珍奶店数量已经达到38家。许多家就隔几步远。
另外一个研究家们苦苦钻研的问题就是:
喝珍奶的最美味的方式是什么?
下面是他们的答案……
1. 一定要少冰!
如果放了太多冰,喝到最后会出现粉圆被冰卡住,无法顺利用吸管唆完的情况。
2. 吸管最好贴在侧面,离杯底5毫米。
喝的时候微微倾斜。
这样,就可以一颗不漏地吸到全部粉圆!
3. 吸粉圆的个数也有讲究。
吸太少或吸太多,
都会破坏粉圆搭配奶茶的口感。
根据粉圆大小,
以下是每一口的最佳吸入个数:
-
喜茶的小粒粉圆最好一次吸10颗;
-
Coco都可的中粒粉圆一次吸5颗;
珍珠堂的大粒粉圆最好一次吸3颗。
不同珍奶品牌的粉圆大小
还有一个很多珍奶新手会烦恼的问题:
这么多珍珠奶茶店,该选哪家?
这个问题也被研究出了一份指南。
有人在喝了1600多杯不同品牌的珍珠奶茶后,做出了下面这张表。
在这张表上,日本市面上的几乎所有珍奶品牌都按照粉圆大小及口感分好了类。
标红的代表着重点推荐。
3. 珍奶在日本火过三次
其实在这之前,珍珠奶茶已经在日本火过两波了。
第一波发生在1992年。
那个时候火起来的珍珠奶茶有点像西米露。粉圆半透明,个头比现在的要小。奶则用的是椰奶。一般是用勺子舀着喝。
但日本90年代正好是甜品的战国时代。
这波热潮转眼就被法式炖蛋和比利时华夫饼为代表的欧美势力终结了。
法式炖蛋和比利时华夫饼
下一次珍珠奶茶受到热捧是2008年。
那时候的粉圆已经变成了现在看到的黑色的样子。
但搭配的通常是酸奶和果汁。
但两年后,日本人突然集体迷上了松饼……珍奶又一次过气。
现在人们目睹的是珍珠奶茶的又一次复兴。
这一次,它以黑色粉圆搭档奶茶的形式重新征服了日本。
可以说,日本的平成年代(1989年1月8日~2019年4月30日)几乎是从珍珠奶茶热潮开始,以珍珠奶茶热潮结束。
有人还就此观察到了一个类似于“口红效应”的现象:
日本的珍奶热潮似乎总与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一致。
日本股市走向与珍奶热潮的关联图
第一次珍奶热潮到来的1992年,日本的经济泡沫正破灭。
第二次珍奶热潮的2008年,日本又碰上了全球经济危机。
所以有人猜测:第三次珍奶热潮的今年,是不是意味着经济又要受挫了……
(“口红效应”:形容一种消费想想——人们在经济不景气时,会倾向于买一些廉价但能取悦和慰藉自己的商品。比如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消费上升,韩国经济不景气时,色彩鲜艳的服装成为流行。)
4. 珍奶为什么这么火?
珍珠奶茶是怎么再次征服日本的?
分析众说纷纭。
日本有个节目《SUNDAY JAPON》也在街头采访了年轻人爱上奶茶的原因。
有时尚女孩说,捧着一杯奶茶逛街,就会有满满的幸福感,而且看起来很“潮”。
有对情侣说,“奶茶可是大城市的象征,我们老家东北地区很少有这个。”
还有人说到自己“已经上瘾了”“现在喝饮料没东西嚼就觉得怅然若失。”
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 星冰乐的过气
在珍奶降临之前,星冰乐是日本饮品界“孤高の王”,一度占日本星巴克总销售额的30%。
但最近几年,日本的年轻人喝腻了……这时,珍珠奶茶趁虚而入。
2. 台湾热
这一届日本人很爱台湾。
去年,去台湾地区旅行的日本人数达到了史上最多的196万人。
今年日本黄金周的旅游目的地人气排行中,台湾依然稳居第一。
3. 奶茶店门槛低,竞争激烈
在日本人对台湾兴趣空前高涨的这个时候,春水堂、CoCo都可等台湾茶饮品牌在日本快速扩张。
而且,珍珠奶茶店的加盟门槛相对较低,竞争也更激烈,让它很快普及开来。
4. 社交网站上的流行
由于外形可爱又特征鲜明,珍珠奶茶很适合上传到ins等社交网络上。
最近,Instagram 上“珍珠奶茶”的标签下已经有超过135万张照片。其他的“珍珠奶茶”系列标签也上传踊跃。
今年6月,日本推特上还发起了一波“珍珠挑战”——把奶茶放在胸部上拍照或发布视频,有些视频的观看量都达到了百万以上。
这还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由于珍珠奶茶和青年文化的联系过密,很多中年大叔想要喝珍奶都不得不像犯罪分子一样遮遮掩掩地……
5. “用它填肚子不会有罪恶感”
当然,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珍珠奶茶自身的魅力。
有日本网友这样形容:
“里面虽然有粉圆,但因为有茶的外表,所以用它填肚子也不会有罪恶感。”
日本艺人松子 Deluxe 还评价说:
珍珠奶茶虽然是新潮饮品,但却有一种让人怀念的味道,今后完全有可能像咖啡一样成为日本日常文化的一部分。
5. 亚洲的“肥宅快乐水”
说到“上瘾”,珍珠奶茶也被称为“亚洲的肥宅快乐水”,近年来在美国一样是攻城拔寨:
“我还是第一次喝到要嚼的茶!”
——希拉里·克林顿,2016年。
“这是茶,但是搭配了弹韧爽滑的口感,有意思。”
——嘻哈歌手,兼WWE冠军的约翰·塞纳
据Menusifu去年12月发布的《美国奶茶市场报告》显示,美国目前奶茶店数量达到一万多家,仅纽约就有2000多家。
《美国奶茶市场报告》,Menusifu
它甚至成了美国当地亚洲年轻人的一种身份认同。
《纽约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奶茶成为主流的文章,因为使用了“blobs(有‘污点’的意思)”来形容奶茶中的珍珠,遭到批评,后来又发了一篇《我们读者因为珍珠奶茶骂我们,他们是对的》来道歉。
6. “咖啡让人沉重,奶茶让人喜悦”
大陆是什么时候和珍珠奶茶结缘的呢?
90年代,珍珠奶茶就已经登陆大陆。
但知名奶茶品牌陆续入驻发生在00年代。
奶茶品牌入驻中国时间表,艾媒咨询
到现在,珍珠奶茶已经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2018年我国现制饮品门店数已超45万家,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其中奶茶最受关注。
某外卖平台去年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国人的奶茶订单量破了2.1亿。远超咖啡类订单量。该平台上的茶饮商户数量相比前一年翻了足足3倍。
人气博主李雪琴曾说,她梦想过开一个奶茶店。因为:
“咖啡让人沉重,但奶茶让人喜悦。”
而且,统计数据显示,每天1~3点是奶茶订单高峰期。一般来说,这也是上班族一天中疲劳感最强、最喜欢走神或闲聊的时期,这时,如果有一人是奶茶爱好者,就有很大可能把它“传染”给其他人。
7. 珍珠奶茶的起源争议
其实,这件事到现在都还没有定论。
因为有两家台湾茶饮连锁店都说是自己发明的。
一家是春水堂。另一家是翰林茶馆。
春水堂
春水堂一方的说法是,1986年,春水堂的商品部茶总监将粉圆放入奶茶和朋友私下分享,因为受到很多好评,于是第二年开始上市贩卖。
翰林茶馆则说,这是创始人涂宗和从小贩卖的白色粉圆中获得灵感而发明的。
为了这件事,两家店曾经在各自发行的刊物上互相攻击,还一度互相告到法院。
不过虽然闹得这么大,到最后谁都没能申请到专利……
但不管真实起源如何,珍珠奶茶还是一亮相就大受欢迎。
到了90年代,珍珠奶茶已经彻底取代了泡沫红茶的人气地位。
泡沫红茶
在这之后,珍珠奶茶一步一步稳固了自己在台湾民众中的地位。
2009年台北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珍珠奶茶还成了官方指定茶饮。
看到这里,是不是想点外卖喝珍珠奶茶了?
先别急,点开软件之前,先给你一个小提示。
一杯珍珠奶茶的含糖量呢,大概是这样:
今年,苏州张家港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对该市奶茶店的抽查中发现:
所有批次样品总糖检查结果为3.23g/100g~11.3g/100g,相当于喝一杯奶茶等同于吃掉3~11块方糖;
所有批次奶茶均检查出咖啡因,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一杯是美式咖啡的2倍之多。
上海市消保委之前也对网红奶茶的样品做过分析,结果正常甜度的奶茶,平均每杯含糖量是34g,最高的达到了62g。
而糖和咖啡因,都是能够促使人上瘾的物质。
科学杂志《自然》上曾经发表了以一篇论文《砂糖的毒性真相》:“糖瘾是双重作用。一方面,糖分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的讯号,越吃越上瘾,越上瘾越吃;另一方面,糖对体内激素的影响还表现在会使大脑不间断发出要摄入糖分的讯号,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
科学家塞尔日·艾哈迈德曾经设计过一个实验:先给小鼠喂食1个月左右的可卡因药丸,使其上瘾,然后同时提供可卡因药丸和糖丸,让小鼠二选一,结果仅仅两天,小鼠就转向了糖丸。
艾哈迈德认为,糖能战胜可卡因,可能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感受糖的神经受体是可卡因的14倍。
但过多摄入糖,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多问题,不仅仅是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出具一份指南:强烈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将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条件性建议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约25克。
所以,计算好你一天能喝几杯奶茶了吗?
(一个小提示:在上述监管部门的抽查中,所有“无糖奶茶”都是含糖的。)
参考资料:
https://topinade.com/life/gojinimuchu-tapioca/
https://blogos.com/article/384920/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613-00010001-asahibc-bus_all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613-00010000-moneyplus-bus_all
https://headlines.yahoo.co.jp/article?a=20190524-00282846-toyo-bus_all&p=1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429-00010002-tabelog-life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6329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原标题《麻婆珍珠、铁板珍珠、珍珠寿司......日本人把珍珠奶茶都折腾成什么样了》
本文由 Lens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