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夜行:张掖、西宁

神州夜行对地广播 2024-08-19 20:05:12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简称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组成的部队。人数2.18万人,占当时红军总数的五分之二。西路军遵照中共中央的决议,西渡黄河欲占领甘肃和宁夏,但是因为中共中央战略意图在随后屡屡变更,使西路军进退失据。加之指挥失误,装备落后,没有群众基础等原因,5个月后西路军大部分被在祁连山附近遭马家军击溃。

西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陕甘宁同河西走廊链接苏联的陆地生命线,打通苏联军援的西北通道,但因西路军孤军作战,没有后援而以失败告终。西路军的失败在中共党内有重大影响,张国焘及其支持者的势力受到重创,张国焘也完全被排挤出领导核心,次年即从延安出走,与中共决裂。


西路军二万一千八百人在河西走廊几乎全军覆灭。其中七千多人阵亡,被俘九千多人。被俘后五千六百多人被杀,回到家乡者二千多人,经营救回到延安者四千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二千多人。由于兵力损失惨重,1937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张国焘遭到面对面的批判,张国焘被免除红军总政委一职,改任边区副主席,后投靠国民政府;二号人物陈昌浩被闲置,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牢固树立。

评价和争议

毛泽东在1936年12月所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


1951年出版的经毛泽东本人审定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针对这段文字的注释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的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完全失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1年11月22日,陈云同李先念谈起西路军问题,指出:“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1991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发行,新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所收入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就对西路军的注释这样写道:“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会合后,由于中共中央的积极争取,并经过朱德、刘伯承等以及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同意与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于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10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2004年,由兰州西路军研究会编纂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洪学智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很长时期,西路军由于被当作是‘张国焘路线’的牺牲品,其史实及研究都被视为‘禁区’,尘封了半个世纪,幸存者大多命运坎坷,备受压抑和屈辱,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339.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349.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352.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355.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359.jpg

红五军军团长董振堂,红33军(后编入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红9军军长孙玉清。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401.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404.jpg

上方题字:红四方面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之头割送南京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449.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455.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50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510.jpg

此图一说为缴获西路军物资,一说为西路军头颅准备送往南京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517.jpg

微信图片_20240819185519.jpg


缴获西路军枪械


微信图片_20240819192301.jpg


三颗木质大印1955年出土于西宁西路军烈士万人坑

s4039493.jpg

s1861510.jpg



凤凰网:寻找最后的西路军


西宁红西路军被俘战士遇难地遗址


豆瓣:西路军女战士人生遭际





张掖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


1937年1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红五军在高台被马家军全歼。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Memorial Hall of the West Road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位于中国甘肃省张掖高台县,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现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9243平方米。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革命先烈的忠骨。


高台西路军纪念馆内景


202308272227406025.jpg

b8e898afly1g4vp7rmvsvj20u0143n5k.jpg


W020200917538442056812.JPG


202308272227414309.jpg

202308272227400276.jpg

202308272227401747.jpg

55e736d12f2eb9389b502ba5d3349235e5dde711c114.jpg


202308272227417937.jpg

202308272227411131.jpg


202308272227412984.jpg





西宁凤凰山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东路烈士陵园内。西宁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7月,园内安葬着1776位烈士遗骨,其中包括西路军第九军军长孙玉清在内的840位红军烈士。


陵园门楼为两层楼阁建筑。门前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群雕塑像,其基座上镌刻着李先念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86年,园内增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陈列展出了在青海牺牲的5600余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的事迹。其中有照片280余幅、大型油画170幅以及从“万人坑”挖掘出的烈士遗物等。它再现了红军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慷慨悲歌的光辉业绩和英雄形象。1988年8月,青海省西宁市在孙玉清烈士牺牲地为他建立了汉白玉雕像和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徐向前元帅的题词“西路军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册”和悼念铭文。


aa18972bd40735fab822f8919f510fb30e2408c3.jpg

1ad5f755c1335e57b9ce1b4603d5dd89.jpg


031c4958a767c0cc15d7ce621cc5add5.jpg


41556456.webp

f7246b600c338744d720983c53a253ffd62aa038.jpeg

ccd86cecb9ed48dfac0a67145adc21e3.webp

阅读(2762) 评论(0)